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三年级化学说课稿:铝及铝合金》,供大伙学习参考!
1、教程与学情剖析
1、教程中的地位和用途:
铝是地壳中含量多的金属元素,而且铝及铝合金是当今社会用很广泛的金属材料,本节课重点介绍铝的性质,指导着它在生产日常的应用,是安排在学习了非金属氯、溴、碘和金属钠、镁的性质之后,如此的安排起到了承前启后有哪些用途,不只使学生知道钠、镁、铝的金属活动性的差异,也为后面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程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需要:了解铝的性质及其应用
而教程中从:⑴、铝比铁活泼,但在空气中却不像铁那样易被腐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考虑铝为何困难被腐蚀
⑵、通过联系生活、生产等总结物理性质,与通过学生实验探讨学习铝的化学性质
⑶、教程中还提供了很多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角度认识铝的性质和应用
3、学情剖析
知能储备:学生对铝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学习了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拥有了肯定的实验探讨能力
认知方法:学化学时间较短,程度较浅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初步从微观结构认知物质性质
学习技巧: 主如果被动同意式的学习技巧,不利于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主张探讨式的学习技巧,无疑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教学目的与重难题
1、教学目的
常识与技能:知道铝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理解铝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办法:历程对铝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讨活动,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察看、比较剖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一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借助化学常识解答日常的知识性问题,提升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2、重点、难题:
重点:铝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难题: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教法与学法剖析
教法:从日常的铝展开,然后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讨等,使学生认识铝的性质,并会运用所学的常识讲解生产日常的一些化学现象接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学法:学生依据老师的引导通过动手实验,察看现象对比讨论总结出铝的性质,培养了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设计:
1、激起兴趣 引入课题→学习铝的物理性质及应用
2、剖析结构 推断性质→推断铝比较活泼,具备较强的还原性
3.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学习铝和氧气反应
提出问题:铝比铁活泼。但铝为何不像铁那样容易被空气腐蚀?
引导同学们回顾初中学习过的金属活动顺序,考虑问题。
探讨实验:
取一块铝片,察看其表面的颜色。将铝片部分浸入4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察看颜色变化。
4、提出问题 实验探讨→学习铝和酸、强碱反应及钝化
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钠镁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铝是不是也可以呢?
、铝桶能否盛放浓硝酸、浓硫酸?为何?
、铝制品能否用来盛装碱性溶液?怎么样通过实验验证?
学生分组实验:、Al片打磨后浸入6 mol/L的盐酸中,察看现象。
、Al片打磨后分别浸入浓硝酸、浓硫酸中,察看现象。
、Al片打磨后浸入6 mol/L的NaOH溶液中,察看现象。
5、演示实验 学以致用→学习铝和氧化物的反应
高温
2Al + Fe2O3 == 2Fe + Al2O3
后组织引导学生总结铝的性质及其应用,并做巩固训练及布置作业
6.主板书设计
3|1铝及铝合金
1、铝的物性及应用
2、铝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4Al+3O2=2Al2O3
2、与酸反应: 2Al+3H2SO4=2Al23+3H2↑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3、钝化: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4、与强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 3H2↑
2Al+2H2O+2OH| = 2AlO2| +3H2↑
5、与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
高温
2Al + Fe2O3 == 2Fe + Al2O3
5、教学总结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条主线
生活线 常识线
生产日常的铝 铝的物理性质
铝不容易被腐蚀 铝与氧气反应
铝槽车装运浓硫酸浓硝酸 铝与酸反应,钝化
铝制品的正确用 铝与强碱反应
焊接钢轨 铝与氧化物的反应
定向爆破
6、教学深思
“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
将化学学习放眼生活,用生活的见地看化学。